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


临床研究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与血小板输注效果的临床分析

    熊婷;周小玉;汪承亚;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监测血液病患者单采血小板输注前后外周血小板计数,同时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以24h血小板回收率(PPR)和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并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影响因素。结果:40例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27.5%(11/40);输注无效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3.64%(7/11);血小板抗体阳性组的输注无效率(58.33%)高于抗体阴性组的输注无效率(14.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是导致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因素,血小板抗体的及时检出可预测和阻止PTR的发生,提高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

    2013年01期 v.26;No.162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7 ]
  •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刘峰;李归宁;王寒旭;张敏;胡丽华;

    目的:探讨适用于新生儿的输血前检验方法及输血策略。方法:收集20例诊断为ABO-HDN的患儿的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并随机取5份ABO同型红细胞制剂的血样同时用凝聚胺技术及微柱凝胶技术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评估2种配血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与直抗试验的相关性。结果:①在100次交叉配血中,微柱凝胶技术中血清及放散液出现不合为74次及62次,凝聚胺技术中血清及放散液出现不合为3次及5次,而联合所有血清及放散液出现不合79次;未出现1例配血为凝聚胺阳性而微柱凝胶阴性。②除了凝聚胺技术对患儿血清交叉配血外,直抗阳性的患儿血清及放散液交叉配血不合率均高于直抗阴性患儿(P<0.05)。③2种方法在患儿血清(Kappa=0.021,P=0.297)及放散液(Kappa=0.063,P=0.072)交叉配血结果一致性无统计学意义,凝聚胺技术的灵敏度明显较低。结论:新生儿输血前检验增加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十分必要,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更适宜新生儿交叉配血,最适的输血策略应为尽可能先进行溶血病的诊断来合理选择同型或相容性输血。

    2013年01期 v.26;No.162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用噬菌体展示随机7肽库筛选血型A抗原模拟肽

    汤兆明;容宇;胡丽华;

    目的:通过血型A单克隆抗体从噬菌体展示随机7肽库中筛选血型A抗原的模拟多肽。方法:通过对噬菌体随机7肽库进行3轮亲和筛选,从第三轮筛选后获得的洗脱物中挑选多个噬菌体克隆,采用ELISA方法鉴定阳性克隆,测序并推导噬菌体展示短肽的氨基酸序列,化学合成短肽、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鉴定短肽模拟A抗原的能力。结果:三轮筛选后特异性噬菌体被富集了200多倍,对ELISA鉴定信号较强的16个噬菌体克隆DNA测序并推导氨基酸序列的结果显示两个克隆展示相同的序列FSYLPSH。化学合成肽能抑制A型红细胞与抗A的凝集作用。结论:肽FSYLPSH具有模拟血型A抗原表位的作用,具有代替天然血型A抗原在临床中应用的潜能。

    2013年01期 v.26;No.162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硬化肝移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陈波;葛春红;林艳;刘银;周晔;唐晓峰;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血在肝硬化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针对实施手术的35例肝硬化患者,采用FCR-3000F型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将肝移植术中出血回收,经抗凝、过滤、离心、清洗后,将得到的红细胞悬液立即回输给患者;统计术中自体及异体的输血量,输血前后电解质、凝血功能的变化,以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35例肝硬化患者中3例(8.6%)未输注异体血,术中红细胞悬液平均输入量(9 800±5 400)ml,其中自体输血量(5 850±5 000)ml(56.16%);输血后APTT、PT、TT及FB较输血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回输自体血过程中均未出现发热、脂肪栓塞及全身感染症状。结论:临床上在肝硬化肝移植术中使用回收式自体血液技术能够避免或减少输注异体血,对于保证手术用血量和患者安全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段。

    2013年01期 v.26;No.162 83-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二级综合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涂斌;王剑;袁秀兰;邓先玲;胡四海;

    目的:通过对二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医嘱的调查,了解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512例患者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512位患者中,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3.44%,微生物送检率为8.5%,二联以上用药率为41.0%,预防用药率为44.4%,给药途径上,静脉给药占99.5%,口服给药占0.5%,在我院现有的35种抗菌药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头孢他啶,抗菌药物使用率最高的科室为心胸外科90.9%,最低的科室为神经内科19.4%,微生物送检率最高的科室为神经内科和新生儿科均为16.7%,微生物送检率最低的科室是五官科、康复科、中医科、口腔科,均为0。35岁以上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6.25%,35岁以下医师微生物送检率为93.7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比例偏高,微生物送检率极度偏低,经验用药比较常见,应采取措施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2013年01期 v.26;No.162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4 ]
  • 90d内婴儿血型正反定型分析

    周金安;艾伯平;何磊;陈秀兰;

    目的:分析90d内婴儿不同年龄段的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符合率。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和手工微柱凝胶卡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767例标本正反定型一致为444例,符合率为57.9%,各年龄段符合率分别为:0d57.2%;1~7d63.1%;8~30d48.1%;31~60d52.9%;61~90d68.2%。结论:90d内婴儿血型正反定型符合率跟年龄非正相关,符合率与血型无明显相关性。

    2013年01期 v.26;No.162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复查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回顾性分析

    张敏;刘峰;李归宁;李敏芳;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对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并制定合理的复查策略。方法:对2010-05-2011-11送检标本中低浓度HBsAg或属于乙肝少见指标组合模式的HBsAg436例、HBsAb 194例、HBeAg 147例、HBeAb 161例、HBcAb 85例,以及756例HCV阳性、707例Syphilis阳性和94例HIV初筛阳性的标本进行复查,评估两者之间的重复性。结果:HBsAg复查前后符合率为63.07%,HBsAg在浓度≤0.1U/mL、0.1~1.0U/mL、1~10U/mL和>10U/mL的符合率分别为38.25%、66.07%、84.21%、96.11%,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组后在0.05~0.15U/mL与0.15~1.00U/mL两组中复查前后符合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均P<0.05);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复查前后符合率分别为96.39%、91.16%、96.27%、96.47%、97.35%、98.73%、91.49%。HCV在S/CO值为0.90~1.09与1.10~1.59,两组复查前后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MIA检测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重复性好,但HBsAg重复性较差。当HCV S/CO值在0.90~1.09以及HBsAg浓度≤0.15U/mL时,必须通过高速离心复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2013年01期 v.26;No.162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2 ]
  • 观察血糖水平变化对红细胞平均体积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章金灿;许秀妆;程龙飞;蔡妍;翁妙珊;

    目的:观察血糖水平在下降过程中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血小板(PLT)参数的变化,探讨降低血糖对MCV和PLT参数的影响。方法:用135例高血糖症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下降过程中的血常规标本,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中检测MCV、MPV、PCT、P-LCR、IPF等参数,对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①治疗前、后血糖下降过程中各项检测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Glu(t=12.456,P=0.000)、MCV(t=2.198,P=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PV(t=1.260,P=0.213)、PCT(t=1.258,P=0.213)、P-LCR(t=1.479,P=0.144)、IPF(t=-1.265,P=0.0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后血糖与MCV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③以治疗前、后血糖下降幅度10mmol/L为分割点分2组,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各检测结果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糖症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下降对MCV有影响,对PLT参数无影响;而血糖下降幅度的大小对MCV和PLT参数的影响不大。

    2013年01期 v.26;No.162 93-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0 ]
  • 血液HBV、HCV和HIV核酸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黄劲松;刘世国;张军霞;彭黎;李勤;徐瑶;岑千红;

    目的:探讨采供血机构血液制品和综合医院输血常规检测病人同时进行病毒核酸筛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采集湖北省中山医院输血科2010-05-2011-05的武汉市血液中心来源血液制品3527份,以及2012-01-2012-07的输血常规检测标本中各项血清学筛查均合格的2815份血液标本作16人份混合血清样本病毒核酸扩增(NAT)检测,凡筛查不合格血样再作单人份检测。结果:HBVDNA阳性标本4例,HCVRNA和HIVRNA阳性标本未检出。结论:采用NAT技术同时筛查献血者和受血者,可以进一步有效降低输血安全风险,避免因输血传播疾病造成的医疗纠纷。

    2013年01期 v.26;No.162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血液病房输血安全的护理管理及环节控制

    郭彩利;孙春红;樊婷;王宝燕;

    目的:探讨血液病房输血的环节质量管理,降低输血风险,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方法:细化血液病房输血管理组织和制度,制定血液品种的输注流程,加强薄弱环节的风险控制。结果:通过加强对临床输血的管理,最大程度地保证输血的安全、有效。结论:要重视输血过程每一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输血流程中的风险控制,有助于保证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

    2013年01期 v.26;No.162 98-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6 ]
  • 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红蛋白定量的对比研究

    周剑英;谢杏梅;李东至;李坚;廖灿;王婷;

    目的:探讨用法国Sebia公司Capillarys2全自动毛细管电泳(CZE)对血红蛋白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方法:采集205例广东地区成人EDTA-K2抗凝血2ml,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capillarys方法各自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两种方法测定HbA2的准确度,在205例样本中,CZE测定有93%的测定结果与HPLC测定值的百分差异在±20%范围内,与95%相比较,P值为0.1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CZE测得的HbA2异常21例,HbF增高5例,Hb A2+HbF同时增高12例;用HPLC对这205例样本进行复检对照,结果基本一致。检测出HbH 7例,HbE 7例,Hb NewYork 5例,Hb G-thailand 3例,Hb Bart's 3例,HbS 2例。但是,对于HbA2的定量,用CZE测得的水平高于HPLC。同时,我们观察到CZE较HPLC对HbH和HbBart's的检测更为敏感。结论:HPLC和CZE都能能够分离和量化出HbA2和HbF异常增高,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筛查地中海海贫血实验方法,但是两者在鉴定异常血红蛋白时存在区别。

    2013年01期 v.26;No.162 100-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8 ]
  • 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

    仇铭华;杨一军;李雪晶;

    目的:探讨献血者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对机采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并探讨适宜标准筛选献血者。方法:收集194名献血者的献血前外周血小板体积指标(包括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大血小板比率),与机采血小板收集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并对献血者采集前后相应指标作配对比较。结果:献血者的采前外周血小板平均体积、体积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均与血小板收集量呈负相关关系,且有统计学意义,是筛选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重要指标。

    2013年01期 v.26;No.162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0 ]
  • 十堰市无偿献血者中抗-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彭冬菊;田方;项渊;李立亮;刘冬;曾付芳;

    目的:了解十堰市无偿献血者中抗-HIV确认阳性者的分布特征,降低输血传播HIV的风险。方法:查找抗-HIV确认阳性者的个人信息,血液采集信息及检验信息,分析其感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和感染途径。结果:212 302名无偿献血者中抗-HIV初筛阳性122例,WB法确证阳性4例,其中献血前未知4例,流行病学调查传播途径为异性性传播3例,经血液传播1例。结论:采供血机构应在无偿献血招募、体检征询、献血者信息管理、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血液安全。

    2013年01期 v.26;No.162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8 ]
  • 2009-2011年常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何亚琴;徐立;贺晨峰;

    目的:分析常州市近3年来无偿献血者传染性疾病指标的筛查情况,为制定预防传染病输血传播、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1年常州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项目ALT、HB-sAg、抗-HCV、抗-HIV、TP进行分析。结果:3年共采集无偿献血标本131 693份,总不合格率为5.28%;各项目不合格率分别为ALT 3.74%,HBsAg 0.44%,抗-HCV 0.46%,抗-HIV 0.09%,TP 0.55%。各项指标不合格血液所占总报废血比例中ALT所占比例最高,达70.92%。结论:加强献血者传染性疾病指标检测,是在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情况下提高血液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013年01期 v.26;No.162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0 ]

研究报告

  • 4777例发热儿童CRP和WBC计数及手工分类的形态学检测结果

    周玉平;冯传咸;

    目的:探讨发热儿童C-反应蛋白(CRP)、WBC计数、WBC分类及形态观察检测结果及临床分析。方法:采用POCT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CRP,BC5500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WBC计数。抗凝血制片,染色,油镜下检查WBC分类及观察白细胞形态。结果:4777例发热儿童外周血形态发现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溶血性贫血。确诊病原学感染3959例:细菌感染2 170例,CRP,核左移,中毒颗粒,WBC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感染1 500例,L%、异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289例,CRP、WBC、核左移高于病毒组,低于细菌组。结论:CRP、WBC计数、WBC手工分类及形态学观察有助于儿童发热的病因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了解机体抵抗力和预后观察。

    2013年01期 v.26;No.162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Kidd血型系统的分布调查

    谭庆芬;孔庆芳;杨珊;李雄英;徐阳曦;

    目的:构建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红细胞稀有血型库。方法:根据JK(a-b-)血型人的红细胞对2mol/L尿素的溶解有抵抗性,使用2mol/L尿素试验筛查JK表型阴性样本。用微量板法检测Kidd血型系统中JKa或JKb抗原。结果:未能筛选出JK(a-b-)样本。2 365例无偿献血者Jk(a+b+)的表型频率为46.72%、Jk(a+b-)的表型频率为24.27%、Jk(a-b+)的表型频率为29.01%;将ABO不同构成人群中JK(a+b-)、JK(a-b+)、JK(a+b+)表型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柳州地区1 611名汉族人群JK(a+b-)的表型频率23.28%、JK(a-b+)的表型频率29.80%、JK(a+b+)的表型频率46.93%;柳州地区603名壮族人群JK(a+b-)的表型频率25.70%、JK(a-b+)的表型频率28.69%、JK(a+b+)的表型频率45.61%。柳州汉族人群Kidd血型基因频率:JKa=0.466 8、JKb=0.533 2;柳州壮族人群Kidd血型基因频率:JKa=0.483 2、JKb=0.516 8。柳州汉族和壮族人群的JKa、JKb基因频率比较接近。结论:Kidd血型存在多态性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群中,Kidd血型分布有一定的差异。可为建立稀有血型库提供参考。

    2013年01期 v.26;No.162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农民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李永福;

    目的:了解韶关地区农民无偿献血者与其他职业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为发展农民无偿献血队伍提供帮助。方法:血液检测免疫用ELISA法和ALT用速率法,对2008-2011年本市农民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农民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5项传染性指标阳性率分别是2.17%、1.81%、0.26%、0.20%、1.02%。5项传染性指标不合格率比例依次为ALT>HBsAg>抗-TP>抗-HCV>抗-HIV。农民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5项传染性指标总阳性率为5.46%比其他职业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阳性率3.14%明显偏高。结论:做好农民无偿献血者献血前的宣传工作及各项健康征询,建立农民固定低危献血者队伍,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2013年01期 v.26;No.162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静脉输液处采集229例标本对输血前实验的影响

    葛云萍;赵莉;王薇;段芳芳;

    目的:分析静脉输液处采集的血液标本对输血前3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受血者不同时间段、不同部位采集2次标本。第2次静脉输液处采集的配血标本作为实验组,第1次静脉采集备血标本作对照组,2次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静脉输液处血液标本229例,引起ABO血型反定型血清凝集强度减弱或消失71例,输液药物影响判断的53例,溶血标本37例,同时造成抗体筛查、交叉配血假阴性结果的2例;对照组标本实验结果无影响。结论:静脉输液处采样对输血前ABO正反定型、抗体筛查、交叉配血3项实验均有影响,受血者输血前实验应规范采集标本,避免在输液处采样。

    2013年01期 v.26;No.162 116-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7 ]
  • 4352例患者输血前4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李凤春;张亚军;李小梅;王娇;王妮;

    目的:了解与分析患者在输血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携带的状况,明确四项检查的意义。方法:对2010-01-2011-12在我院住院并准备输血的患者4 3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血清学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分析。结果:检测样本总阳性数385例,总阳性率8.85%,其中检出HBSAg阳性249例(5.74%),抗-HCV阳性53例(1.23%),抗-TP阳性87例(2.01%),没有检测出抗-HIV阳性。其中HBSAg和抗-HCT同时阳性5例,HBSAg和抗-TP同时阳性4例,抗-HCV和抗-TP同时阳性的2例。结论:输血前患者的各项血清感染指标都有一定比例的感染率,应引起高度重视。

    2013年01期 v.26;No.162 117-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经验交流

  • 如何杜绝高危行为者反复恶意献血的探讨

    杨青成;

    <正>高危献血人群是指静脉药瘾史、男男性行为或具有经血液传播疾病(艾滋病、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梅毒等)风险的人群,反复恶意献血是指这类人群明知自己不适合献血,但为了达到体检身体等目的而设法参加献血,这一行为轻度危害为导致血液报废率增高,增加了血液成本,重度危害为工作人员职业暴露导致疾病的感染及给用血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因此,如何杜绝高危行为者恶意反复献血〔1〕,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以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确保输血安全。

    2013年01期 v.26;No.162 119-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异形核增多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文献复习

    耿瑞丽;金贺;白现英;耿庆节;

    <正>多发性骨髓瘤(mulitiple myeloma,MM)又称浆细胞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中最常见的一种。MM是一种单克隆异常浆细胞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异常浆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是诊断的主要依据。我们报道异形核增多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2013年01期 v.26;No.162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护理干预对输血患者心理特征的影响

    谢爱梅;周显洪;

    <正>通过对输血患者进行心理特征调查,认为输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状态和需求。我们妇科针对这些不良心理特征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结果改善了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共同参与输血过程,达到了输血护理目标的最佳效果。

    2013年01期 v.26;No.162 12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 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测现状与解决对策

    谢文英;陈普娟;陈兴智;

    <正>近年来,随着无偿献血人数的快速增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不合格率也随之增高,为了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我们对ALT的不合格现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对策,在加强献血前宣传、咨询外,自2010年7月以来,采用ALT快速检测仪做检验初筛,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13年01期 v.26;No.162 124-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三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的比较与评价

    聂华;郝世勇;

    <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最重要的血清标志物,其检测结果受到试剂质量和检测方法的影响〔1〕。为了解国内常用HBsAg诊断试剂的诊断效果,本研究同时采用3种国产ELISA试剂盒和1种进口微粒子酶免疫试剂盒(Abbott MEIA)对151例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以后者的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对3种试剂进行比较和评价。

    2013年01期 v.26;No.162 126-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7 ]
  • 襄阳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

    毛桂平;

    <正>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我站一直比较注重无偿献血的宣传。从2008年开始为了与时俱进,适应不断变化的无偿献血形势,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提出的无偿献血工作"四个转移一个延伸"〔1〕,先后开展了"进社区、进工厂、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和"宣传无偿献血送电影下乡"等宣传无偿献血知识的活动,使无偿献血知识更加直接和直观的传达给公众;在繁华地段设立醒目、尺寸巨大的无偿献血广告牌,在公交车上设立

    2013年01期 v.26;No.162 127-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6 ]
  • 医院应对血荒常态化的策略思考

    陈赛;彭传华;王群兴;

    <正>近年来临床供血短缺的现象在全国各地频见报道。血源紧张导致临床手术延期、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滞后,将会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医院向血站提出申请,被动等待供血的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用血需求。医院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在节约用血、扩充血源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应对血荒常态化的形势。为此,笔者就我院临床供血紧张的原因分析及如何应对的初步实践报告如下。

    2013年01期 v.26;No.162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1 ]
  • 现代信息技术在血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梁景华;李小飞;

    <正>血液质量与血液安全是采供血与临床输血工作中永恒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站多项措施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为血液安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和保障,现将现代信息技术在血液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2013年01期 v.26;No.162 130-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9 ]
  • 血站血液库存管理现状研究

    陈琦;袁明超;陆华新;潘小军;杨家宏;尹建平;

    <正>血液库存管理(blood inventory management)包括血站的血液库存管理和医院的血液库存管理〔1-5〕。我国的《献血法》和《血站管理办法》规定献血血液的采集、检测和放行只能由血站完成。因此,血站血液库存管理是我国献血血液采集保存和临床有血用的关键库存管理。而血站血液库存管理的入库量受到当地无偿献血量的制约,出库量又受到医院临床用血量的影响并调节临床合理用血

    2013年01期 v.26;No.162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5 ]
  • 流动车采集的机采血小板质量的调查

    王瑞丽;李梦虹;纪英姿;徐爱华;梁俊杰;张国霞;吴桂茹;刘建岭;

    <正>近几年来机采血小板需求量不断增加,已呈供不应求的局面,站内固定机采由于受交通、捐献时间等影响限制了机采血小板工作的扩增,不能满足临床扩增所需。我站依地域机采血小板采集特点,自主研发一台流动机采车,自2007年5月尝试实施站外流动机采,经实践检验流动机采血小板的采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满足临床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证机采血小板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笔者对流动及固定模式采集的机采血小板制品各100例进行随机抽检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013年01期 v.26;No.162 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病例报告

  • 自身抗体伴有Lea同种抗体肾肿瘤手术大量输血1例

    李小飞;王晓莉;李杰;白影;

    <正>1病例简介患者,女,45岁,肾巨大肿瘤准备手术,有妊娠史、输血史;血红蛋白44g/L,血型O型,Rh阳性,抗体筛查阳性,送入本血站要求不规则抗体鉴定及配合性血液筛查。2血型血清学实验试剂与仪器

    2013年01期 v.26;No.162 13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9 ]
  • Bx亚型鉴定1例

    柯丽;

    <正>ABO血型是人类血型系统中最早被发现,对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系统。它具有多个亚型,对其亚型进行正确定型是保证安全输血的一个重要前提。本中心血站在日常血液标本血型鉴定工作中发现1例无偿献血者ABO正反定型不相符,经进一步鉴定,发现是1例Bx亚型,现报告如下。

    2013年01期 v.26;No.162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3 ]
  • 献血后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马玉琳;张森;丁国良;孟祥磊;

    <正>患者,女,24岁,献血1周后感觉右下肢疼痛肿胀不适,疼痛8d后到某医院就诊,就诊时右下肢无明显肿胀,表浅静脉无曲张,无青紫,无皮肤色素沉着和溃疡形成,腹股沟区未见肿物,右小腿腓肠肌触疼,胫前无凹陷性水肿,皮肤温度无增高,右股动脉、膕动脉及足背动脉可触及搏动,末梢运可,感觉正常,右膝上10cm、膝下10cm及踝上10cm较对侧无明显增粗,右下肢Homan's征阴性。左下肢未及异常。

    2013年01期 v.26;No.162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6 ]

综述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及其临床意义

    郝世勇;聂华;

    <正>据WHO统计,全球超过20亿人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3.5亿成为慢性感染者,每年大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的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占总人口7.18%的人群感染HBV,每年死亡30万人〔1〕。自1967年作为"澳抗"被发现以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一直作为HBV感染的定性标志物,但最近的技术进步已使得人们能够对HBsAg进行定量检测。研究表明,HBsAg定量可作为一种新的标志物而在乙型肝炎的诊断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HBsAg定量的检测技术及其临床意义做一总结。

    2013年01期 v.26;No.162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医学论文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规范

    <正>1题名1.1题名应符合3个C:确切(correct),简练(concise),醒目(clear)题名的命名应突出论文的核心内容,重要的词放在开始。①以目的为主:如Observation on,Comparison between,Improvement of等;②以对象为主:如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Nuclear energy in China等;③以方法为主:如Clinical a-nalysis of;④以结果为主:如Follow-up of,Results of等;

    2013年01期 v.26;No.162 8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3 ]
  • 《临床血液学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

    <正>目前,美国化学文摘社中国文献处理中心发来通知,《临床血液学杂志》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创刊于1907年,由美国化学协会化学文摘社编辑出版,是世界六大检索数据库之一,是涉及学科领域最广、收集文献类型最全、提供检索途径最多、部卷最为庞大的一部著名的世界性检索工具,其影响力目前仅次于SCI。

    2013年01期 v.26;No.162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下载本期数据